三人谁都没有再开口。
\n
静下来以后,方腊反复回想着贺小乐和白九姑说的话,他知道他们是对的,但他就是不甘心。
\n
不甘心自己的努力付诸流水,不甘心昏庸的人可以当皇帝,不甘心……自己还要为昏庸无道之人守天下。
\n
他若是答应了贺小乐的请求,岂非就是在为皇帝守江山?
\n
白九姑的目光悠远,她坐在门槛上,望着庭中的银杏、飞鸟,她不是不明白方腊在不甘愿什么,但她比方腊更明白,世间百姓求的是什么。
\n
贺小乐有些坐立难安,他想不到可以再劝方腊的话,但他又实在担心边境的状况。
\n
他做过冯度,冯家被灭这样的事,他不希望再度发生。
\n
他道:“我先告辞了。”
\n
方腊叫住了他,问了一句:“为什么?”
\n
【作者有话说】
\n
1.方腊起义是有其正面意义的,但按宋史说法,确实也存在百姓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被骗起来加入了,也因为这样的声势,所以刚开始确实打了胜仗,但是方腊也有局限,他把人全部拉来打仗,没有想过补给,也没有想过管理这些人,反而给很多百姓带来了灾祸,而且他的手段据说挺残忍的。
\n
2.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
\n
3.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曹松《己亥岁》
\n
4.赵佶还能当皇帝,只能说是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情况,根深蒂固是君权,除非真的连饭都吃不上,不然没有谁会造反。而且掌握钱和权的大部分人,都还是保皇的,就连蔡京,也只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个人认为,解释一下这里为什么不换赵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