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自己这阵子得罪了多少人,还以为顾宪成只是顾宪成呢?
“若是如此,那他的报社,乃至这几日的文会,可没资格办起来,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给他捧场了。”朱翊钧难得解释了一句。
学术之争,历来的激烈程度,都不低的。
怎么可能任由李贽离经叛道了一年余,还没有反应。
历史上李贽怎么被逼死的?罪名是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而今在朱翊钧的影响下,李贽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反噬自然如期而至。
顾宪成为什么前月大谈复古,正旦开坛讲中庸,今日文会说道德?
背后可不知道有多少老人家呢。
这就是大世之争,谁都想开宗立派,立地成圣。
每一种思潮的兴起,都是有土壤的。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正是这种秩序失范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儒学的政治哲学特质,也就是说,儒学的产生,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礼崩乐坏”的现实政治世界。
而饱受诟病禁锢人伦的朱子理学同样如此。
彼时,民间一片衣冠南渡的萎靡,朝廷中弥漫因循的政治风气,皇帝堂皇高居,一味异论相搅。
正是有感于“天理不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