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种审视道学,总汇于一的本事,他也有。
但这份超绝尘外的视野,周子义真的是哪怕做梦也超脱不出去。
李三才直言不讳问道:“既然学问不过如此,周洗马又如何称这位一声宗师?”
周子义看了李三才半响,忍不住劝诫一声:“你天赋不差,不好天天钻研结社之事。”
孙继皋见李三才被长者教训,不由打着圆场,解释一二:“道甫,周先生的意思是,推陈出新,不止需要学问积累,超然卓绝的眼光,同样于道学有天大的益处,否则朱子也不会排在陆子之上了。”
“如今这位的眼光,加上显出的学问,已经足以让周先生称宗了。”
说罢,他轻巧转移话题免得李三才难堪:“那敬庵公以为,这位宗师是何人?”
周子义陷入沉默。
半晌后才摇了摇头:“多半是位隐士,被李、二人的争论激出了山。”
……
“天下宗师不过十余,如今五位在台上,颜山农还在江西吉安著书,庞嵩从不离开天关书院半步……”
“和尚我是当真想不出这是哪位宗师。”
莲池和尚坐在张四端身旁,轻轻摇了摇头。
张四端闻言,惊讶道:“大和尚交游天下,竟也不知?”
大和尚双手合十:“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