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四有中亦即可以通于无矣,这便可无病。”
“矛盾矣!”
“证悟先天本体最终也是为落实到内圣道路上,如此矛盾,焉能内圣?”
李贽将王畿狠狠批判了一番。
继而最后一个开口论述起来。
“予以为,自道学兴盛以来,只说内圣二字,断不提外王,或许才是推陈出新的关键所在。”
“内圣,是儒门千年的道统所在,道学的终点,唯有性、命二字。”
“此为内在之超越。”
“而我外在之普世,便是与之对应。”
“……”
李贽刚一说完。
便被薛应旂直接驳斥。
李贽自然争锋相对。
而后,又有袁洪愈、王畿的加入,几人很快便面红耳赤争论起来。
不一会儿,台上几人已经吵做一团。
朱翊钧静静看着这一幕。
理性往往都想要实现超脱,但在超脱之前,凡人仍旧只能在尘世仰望,那么引入各种视角以及原则来达到这种超脱,便是凡人的必经之路。
朱熹的格物致知如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