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帝君在此悟道,自然留下的道法,千万年无法磨灭,只要乘黄离开木屋,或者感悟几分大道,就能从中挣脱。
随后,苏悠抱着软乎乎的小乘黄,在大道曲音中,安然入睡。
朦胧之中,一道真意传入他的心中。
道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大道无形,天地究其根,为太初。
太初演化混沌,成鸿蒙。
混沌演化宇宙,天地初辟,洪荒初成。
太一,指的便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指最初的混沌大势,即——‘道’!
苏悠惊觉,千古大帝,似乎便是在此地,悟出了千古绝唱,踏上天路,自此传遍世间!
这里,是太初之地,是宇宙最原始的状态所演化的岛屿,极为不凡,有莫名法则缭绕,禁止演化生灵。
千古大帝,在此中明悟‘太初’的真意,并将‘道’命名为‘太一’。
显然,帝君的想法比世人所知要高深很多,他直指本源,认为只有天地最初开辟的本质,才是真正的天道,而那混沌演化后的天地大势,皆为‘末法’,不是最纯粹的大道。
感悟太初,直达鸿蒙。
千古绝唱,于此诞生。
大帝自然不可能只有一种玄法,法门应该很多,但这曲千古绝唱,或许便是帝君成帝后,所创的第一门仙术,是真正的帝法!
但目前为止,苏悠还无法参透其中真意,只能借其感悟天地大势、万物道理。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化灵生死道,也与其中的真意相通,有共鸣之处。
汲取本源、演化万灵,这种逆天手段,不正是太初演变鸿蒙、混沌化为天地万物的至理吗?
这很难理解,但有迹可循,苏悠感到吃惊,这两门仙法,究竟谁前谁后?有太多相似之处了,或许某一法曾被借鉴过!
而他溯回本源的神通,更是了不得,有窥探天地开辟的意味。
换言之,‘化灵’神通,实质上就是追寻‘太一’的通天大法,万物归于本源,本源演化万物,他汲取、溯回、演化的过程,就像是一座座轮回,不断交替。
苏悠觉得,他对化灵生死道的理解又加深了很多,天道,不再笼罩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是触手可及,近在眼前。
那么,‘化灵’可解,‘生死’,又作何意?
轮回的真意,是否便是生,与死呢?
这世界的一切,亦都可以拟化为生与死吧?
一切的开端,一切的结束,从太初到宇宙洪荒,从虚无到天地万物。
那么,是否会有一天,这片浩瀚盛世,也会回归最初的原始状态?
木床之上,苏悠抱着小乘黄,全身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