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厨房的菜刀砍向他的喉咙……
\n
许颂苔心里“咔嚓”一声,仿佛有东西碎裂后拼凑出新的图形。
\n
他忽然想起,在跟赵导接洽《镜子》期间,他问过刘导对赵导的印象。
\n
刘导当时的评价是“能力还可以,但性格有点毛躁,偏好的题材都不大符合主流价值观,影像风格也偏意识流,就算能在国内上映也不容易叫座”。
\n
看似中肯,也是在为演员考虑,但仔细想来,新人听了这种建议都会倾向于拒绝赵导。
\n
要不是许颂苔事前看过《镜子》剧本,对赵导的创作有了初步理解,再加上自己那阵声名狼藉,只有赵导伸出橄榄枝,他可能真的会犹豫。
\n
只能说冥冥之中,一切皆有注定。
\n
因为拍摄《镜子》,许颂苔跟赵峥嵘相处了两个多月,了解了她的脾性和为人处世,所以相信她说的,把这些发出来只是想告诉女主演她没有错,曝光大纲只是顺便。
\n
事实上,女主拍摄第一场凌辱戏那天,许颂苔没有戏份,不知道通告单是怎么写的;但最后一场凌辱戏他在场,并作为支教大学生冲进屋“杀死”了女主的“丈夫”。
\n
他清楚记得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确实以男性为主,女性寥寥;刘导也确实拍了多个机位,多个景别,不断指挥摄影机贴近或拉远,指挥男主动作再激烈些,唯独没关注过女主的身心状态。
\n
所以赵导说的第二点、第三点,许颂苔能确认是事实。
\n
至于第四点,在首映式第一次看到成片时,他震惊于最后的结局,女孩亲手杀死丈夫的行为比剧本里更有力量。
\n
可如果剧本原型真是赵峥嵘的大纲,那刘导找人改写的剧本就是刻意弱化了女主,让她失去主动性,只能依附外来的男性,也不再能掌控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