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这样说,但英铭等人还是羡慕的看着周建义等人,2000石的郡守,即便是他们这些诸侯子弟也是要仰望的存在,这在大汉才是真正的高层。
从盟军击败匈奴军,斩杀军臣单于,彻底解放了塞琉古国,塞琉古国新的政权全面学会大汉的政治制度。
在国家体制上学习大汉的三公九卿制度,只是没有皇帝,而是执政官代替了丞相和皇帝这两个职位,塞琉古分封的制度也全面学习大汉实行郡县制度,塞琉古全国被划分成为了24个郡。
而周建义等人本来在塞琉古国只是做顾问的,但因为他们从小在自己的诸侯国长大,加上他们的公子身份,耳濡目染之下,对如此建设一个诸侯国有一定的见识,这份见识可能只是大汉普通小吏的水平,但放在刚刚解放的塞琉古国,他们就是国士无双的人才了。
塞琉古国自己的人才,治军,治民,总是错误百出,惹出大量的笑话,或者是交了学费,而周建义他们治理的地盘却是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可谓是鹤立鸡群了。
于是他们的官职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顾问,变成塞琉古国的县令,而后塞琉古国的元老干脆和他们商议,留在塞琉古国,他们愿意让周建义他们成为塞琉古国的郡守,做的好的话,还可以成为塞琉古国的元老,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份子。
而周建义他们商议之后,觉得回到大汉他们只是一些二代公子,但留在塞琉古却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几人拍了一封电报给自己的家族,同时也通过大秦洲总领事馆把这个事情告诉朝廷,询问朝廷这事情能不能做。
对于绛侯等人,自己的儿子出息了,那真是有的喜出望外了,而正好这几年大汉推恩之事屡屡出现,虽然只是针对江南之后,诸侯和朝廷的气氛确实比往年紧张了很多,推恩会不会波及到南洋诸侯谁又能说的清楚。
周建义他们留在塞琉古国,既可以减少推恩的风险,又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