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因为政策的不同,大秦洲的大同党已经分裂成为两派,一派是罗马人和迦太基人的重投入,重积累,他们认为只有一切进行工业化,只有工业化国家才能在全球生存下来,工匠要先吃苦,后享福,先进行工业化,后推广福利,生产力达不到,贸然改变生产关系,只在掩耳盗铃。
但以刘如意为首的塞琉古国,亚细亚城邦国家却认为他们大同党的理念就是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哪有让主人吃苦的道理,要是在他们大同党的治理下,公民过的和贵族当政的时期一样,他们大同党人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革命者。
就这样双方因为发展工业方式的问题,吵的不可开交,希腊大同党人讽刺罗马,迦太基是披着大同党名号的新元老。
而罗马,迦太基大同党人则讽刺亚细亚地区的大同党人,没有大汉的命,却得了大汉的病,是一群刻舟求剑的蠢货。
双方以这个不同的理念发展了近十年,刘如意虽然不认可罗马和迦太基人的发展模式,但却也不得不承认罗马和迦太基的工业发展是整个大秦洲最快的,两国的钢铁产能不但超过了500万吨,纺织业不但把汉布,匈奴布赶出去了,现在更是反攻到大汉,只是让他也万万没想到,罗马他们不但自己内卷,现在更是卷到国外了。
以前只是理念之争还好办,大家最多只是在报纸上打打口水仗而已。
但现在关乎利益就难办了,希腊等国从大汉借贷几十亿,要是这笔钱成为了坏账,在经济上对大汉来说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损失,同时希腊等国是按照大汉大同之治的理念治理国家的,他们的失败对大汉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政治打击,这说明大汉的治理政策只能在本土施展,在全球其他地区会水土不服,这会极大削弱大同之治影响力。
于是刘如意只能把这里发生的事情,以电报的形式发到长安城,交给天子来处理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