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停,简直臭不可闻,这是谁的文章?”徐爱民有些犯恶心道。
公孙弘道:“大儒孟固在学院的演讲,他是孟子的八代嫡孙,他创立思孟学派,宣扬的是‘仁义礼智善’,讲究的是诚心诚意的对待学问,认为只要心诚,自然学问做得好,学问做得好,自然是君子,君子自可治世。”
徐爱民摇头道:“如此迂腐的学派居然还能存在,连资本和资本家都分不清,更加不明白资本逐利的手段就是剥削剩余价值,这点本事也能做学问,我大汉学术界腐朽了。”
光凭借这段臭不可闻的话,徐爱民就知道这个孟子的八代嫡孙没有什么真本事,是一个学术二代。
公孙弘继续拿起一份法治日报道:“南郡农户赵某因为农具需要购买汽油~~~~~~~~~~被罚款三万钱~~~~~~~。”徐爱民听完不满道:“朕几天前去关中乡村的时候,就有三老向抱怨说,他们耕地的拖拉机不能上道路,给农户带来很大不便,当时轨道司回复说,拖拉机容易损坏道路,朕认可这个说法了。
但你们制定法令不让拖拉机上路,却又不允许人家自己购买汽油,制定这样一个百姓必定会违法的法令做什么,逼着百姓违反吗!
御史大夫府,制定法令的时候,应该多征求地方百姓的意见,不要总是坐在宫殿当中,想当然的制定法令。御史要深入到乡村当中,要深入农户生活当中,脚要沾沾泥土,接接地气。”
想到刚刚前两起新闻徐爱民道:“把朕的意见和晁错说,让他制定一个制度,御史要定期去乡村,去市井了解大汉百姓的生活,只有了解他们的生活,制定的法令才不会为难大汉的百姓,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法令才是好的法令。”
周建道:“诺!”
后面徐爱民又听了十几个各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