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过去多年,根本无从查起。可若是真让人顺着这条脉络追究冯家,于冯昭不利,于冯家声誉也不利。
\n
“当年之事,虽不一定是公主所为,但宣平侯的确为此事奔波去求过平南王,若非有平南王出面转圜,当时冯昭必死无疑。这件事当年朝野之中人尽皆知,此时再旧事重提,反咬一口,岂不是要证实平南王有意包庇冯家吗?”
\n
宁知越突然出声问道:“这件事还与平南王有关?”
\n
虞循点头:“你知道平南王?”
\n
宁知越怔了一刻,道:“嗯,听过他的一些事迹。”
\n
先帝朝时,北方叛乱之际又有外地入侵,先帝西幸蜀地,与此同时南边出现了好几路起义军,平南王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平南王收服了其他义军,一时势大。
\n
彼时叛军直逼京城,还是魏王的圣上奉命驻守京城顽命抵抗,正是平南王赶来支援,才能免于祸乱,又于危难之际推举魏王继承大统。平南王是皇帝登基的最大助力,也因平南王,当年即便先帝仍在,也没能动摇其地位。
\n
可想而知,平南王在朝中地位不一般,就连圣上也得礼让三分。
\n
当时南方流寇已平,由平南王坐镇越州镇守,北方叛军和外族的侵扰仍在继续,平南王不能得罪。
\n
虞循只是适时提醒了皇帝,公主也借此时机请旨赐婚,才得以成其事。
\n
因此,这件事虽与他有关,又与公主和冯昭有过些许来往,但实际知道的和宁知越差不多一样。
\n
宁知越听完一阵唏嘘,冯昭也算是世家出身,当年冯家辉煌时,肯定也是门庭若市宾客盈门,一朝逢难,墙倒众人推也就罢了,连个为他说句公道话的人都得公主替他绸缪。
\n
冯昭既然已无亲朋,又受人排挤至此,那两封信看来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