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望登基以后,大刀阔斧的清算了将当年与大行皇帝合谋,算计废太子的那些人。
礼部官员自诩深谙圣上心意,拟了道折子,意在追封死去的先太子为帝。
谢望在清一色的谥号中选用文桢二字,文桢帝自幼孝顺仁德,有胆有识,四岁开蒙后更是通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颇得师长喜爱;被册立为太子后体恤民情,持正谏诤,可正是过刚易折不懂人心险恶,谢逐深知太子贤德名声在外,想要扳倒他太难,便故意与那些被太子责罚过的官员交好。
久而久之,又故意设计高门子弟在太子面前犯错,从而拉拢对方,到最后六皇子党竟也和保皇党分庭抗礼起来了。
既是册封那么大行皇帝的封号也该选起来了。
有眼力见的礼部官员故意递了许多恶谥,谢望圈了灵字,另外又册封二皇子为安郡王,往后余生他就安于享乐即可。
倒是讽刺至极,灵帝昏庸无能,耽于享乐,登基二十余年,过度征敛,只为修建陵寝。
京畿一带旱灾已有数月,朝中却不曾派遣使者赈灾,任由百姓们颗粒无收,苦不堪言。
谢望登基后下发的第一道政令,便是派遣户部侍郎前去万年县一带救灾。
朝堂政务处理完,不少世家出身,家中皆有女儿的官员忍不住蠢蠢欲动。
从前可是听说圣上有位难产而死的爱妾,如今膝下仅有一女,子嗣实在是单薄,自然是要选秀充盈后宫。
这选秀又分作三种,世家出身的女子礼聘入宫,民间的良家女通过采选入宫,若是有抓住机遇的,也能从宫女摇身一变成为贵人,再者便是官员使臣进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