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二馆在前朝时原本只为王公贵族开设,并不收寒门学子,大桓重启六学二馆之后便取消了身份所限。
\n
段曦宁觉得原本的六学与二馆之间颇多重复,便将其中一馆稍作修改,供桓军普通将士家的子弟免除束脩就读,另一馆改为武馆,以教授兵法、武艺、骑射为主,为大桓培植年轻武将。
\n
只是受大桓国力所限,且缺乏授业的先生,这二馆并未收多少学子,如今还是门庭冷落的景象。
\n
沈渊清楚,贸然求高位定会因德不配位徒惹灾殃,且难以服众,太傅这样安排其实正好,便拱手长揖道谢:“多谢先生。”
\n
梁太傅极乐意代劳,笑呵呵道:“你我为忘年交,老夫托大,以恩师自居,为你取字如何?”
\n
按大桓习俗,若在加冠之前立业,多由恩师取字,以示亲近。
\n
此事沈渊自然清楚,闻言颇为感激:“恩师取字,求之不得。”
\n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梁太傅捋着胡子轻吟,“就取‘含章’二字如何?”
\n
“含章。”沈渊喃喃着,十分满意,拱手道谢,“此意极好,谢先生!”
\n
躲在外面偷听的梁臻宜见他们似乎终于聊完了,便大大咧咧闯了进来,道:“爷爷,你可终于唠叨完了,我还有事要向沈公子请教呢!”
\n
她猛然出声,梁太傅与沈渊都朝她看去,见她在门口,梁太傅笑道:“你这丫头,古灵精怪的,你能有什么请教的?”
\n
梁臻宜朝梁太傅做了个鬼脸,惹得对方大笑,一步三窜地进来道:“爷爷,你们要是谈完了,能不能请沈公子出来,我有话同他说。”
\n
梁太傅怔了一下,看了看一旁的沈渊,随即捋着胡子笑道:“好,你们年轻人说话,我老头子就不掺和了,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