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陈郡,对豫州的地貌水文曾于书中读过,大约知晓一二。”谢渡答,随即有些迟疑,“但如民间百姓的风土人情,的确一无所知。”
谢渡不由惭愧:“看来,我要学的,还有许多。”
杜知维却已经是极为满意了:“明玄能做到如此地步,已是非常令我惊喜。你有所不知,凡世家子弟初任地方官,往往一问三不知,全听从幕僚做主。但为一地长官者,若是一无所知,便会被人蒙蔽,导致大灾祸。”
谢渡点头:“言之有理。杜兄久历地方,政绩斐然,百姓爱戴,我多有不及,还请杜兄教我。”
杜知维道:“我与明辉商议了几日,认为还是暂且不要入洛阳,先在豫州各处走一圈,看看各地风土人情,农商之业。”
“唯有做到心中有数,日后处理政务,方能游刃有余。”
谢渡果断点头:“就照杜兄所言。”
说完,他看了眼沈樱:“阿樱?”
沈樱点了点头,也没意见,只是问道:“豫州下辖六郡,河南郡、陈留郡、颍川郡、汝南郡、陈郡、襄城郡,从哪儿开始看?”
谢渡问:“你觉得呢?”
沈樱道:“向东前往颍川郡,行至陈留郡,再往陈郡、汝南郡,经由襄城郡回洛阳。”
这是一条,完全不重复的路线。
其他人都无异议。
杜知维却有些诧异,愕然看向沈樱:“夫人竟对豫州建制如此熟悉吗?”
于是,第二天一早,车队从洛阳城前绕过,一路向东,奔向颍川郡。
颍川乃大郡,人口众多,物阜民丰,城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