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
在他们看来,这小女孩虽然聪慧,但终究还是比不上自己的孩子,将来的成就,也是有限的。
就算是去年她回国的时候,这种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这才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她的变化就这么大了?
严清也是一头雾水,转过身来,对着徐大妮问道:“姑姑,我们村子是不是出了大事?”
“唉,一言难尽。”徐大妮拍了拍巴掌,“自从村里的人知道你和小秋在城里的时候,就对你和小秋感兴趣了。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才,把一个城市的夫君嫁过来。”
“你看,那里就是我们村子的小学。自从去年开学之后,很多人都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上学,因为他们认为,努力工作,不如努力工作。
而真正能让这些旧观念根深蒂固的,还是小秋和云浩在去年末的时候。
村民们知道云浩和叶炎都是京城的人,后来又有了唐家的人,今年年底,云浩带着我们一家人去了帝京。
这一走,所有人都以为,我们能进帝京城,都是为了给女儿读书,给女儿找一个好的夫婿。这让送女儿上学的乡亲们,都燃起了一丝希望,也让没有把女儿送进书院的人,开始惋惜自己的女儿,觉得自己的女儿不识字,嫁给了别的男人。
“是这样的,我们村子里的姑娘几乎都在读书,附近的村子也都知道了,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子女都带到了墨清中学。”
不过,这也是好事,村民有了信仰,村子里的女孩子也会放松下来。
这些小丫头们,再也不需要日夜劳作,若是没有完成任务,就会被人打,被人吃掉肚子,过着极为痛苦的日子。
但今天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在学校读书,到了下午,就会拿着箩筐出去砍些野菜,赚点工分。
这样,她们不但能学习到一些文化,还能赚点工分,让父母和长辈开心。听到徐大妮这么说,严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说完,她又看向了远处的校园,“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能让老人家的观念发生变化,村子里的姑娘们,应该会更好。”
严秋一边说,一边拉着林熙和周琪走向了校园。
严清带着徐大妮,紧随其后。
“墨清中学。”王耀道。
看着那三个大字,周琪喃喃自语道。
林熙唇边勾起一抹弧度,“一听就知道是以清清和叶炎的名义命名的,到底是哪个学生起了这样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
严秋微笑着解释道:“郑老爷子给我们村子盖了一所小学。”
“这样啊!”林熙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可是,这还真是郑老爷子的作风啊。”只要是看到这一幕的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