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以儒学为信仰的士族势力,使其再也不能通过儒学来控制人民,达到一家统治的目的。可以说,如今旧的士族门阀的影响已经大为减弱,数十年内不可能再为患国家。日后,对教育和科举这两件削弱旧士族势力,提升百姓民主性、自悟性的改革一定要继续加紧实行,决不能停止。当然为了避免新的门阀贵族的出现,还是必须制订些特殊的法律规定。这点秦国的军功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参考制立相应的新法-因功应爵令:国家所封文武官职任何原因都不能由三代以内直系或旁系血统之人世袭,任何人要想获得相应官职必须通过国家相应考核,具备应有才能方可;国家所封王公贵族等爵位沿袭不过三代,三代以内若无大功于国,便降级使用;如再三代仍无大功,则依次降级。这样子的话,应该就可以很好的扼制新的门阀的产生和坐大。国家也可以得到更长久的平安。不过,虽然这个制度虽好,会不会因为触动诸文武大员的利益而受到文武官员的抵制还是个问题,看样子要好好动点脑筋啦!
三、改革度量衡。在古代中国的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便是秦始皇改革过了以后,也没有太多的改善,各种制度,测量器具都有。这很不利于日后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种工业产品的制造要是搞错了零件的尺寸,那还得了啊。改,一定要改。还要以现在的十进度为基础吧。长度分为毫米、厘米、分米、米等等以此类推,重量分为克、十克、百克、千克等以此类推。时间也得改成24小时制,否则每天什么辰时寅时几刻的我老要换算半天,实在是烦。待过几天让科技部的郑浑等会合工业部的官员各做些样品出来,作为范品,全国推行。这样一定可以大大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文字也要改。当时刚至三国时,看古代的字真是别扭,全是繁体,自己认虽认得,可写着实在是麻烦。改,用以后的简化字来代替,这样也方便百姓们学习,可以更好地打破士族对文化的垄断。一旦百姓们获得了相应的文化知识,那么知道了诸般道理的他们就不是那些士族们可以随便欺侮的啦,这也有利于我大唐王朝的长治久安。那些繁体字吗倒不急着废除,不过书法家们拿它们来练练书法,也不是不可以的吗!反正政府和学堂以后不允许再用这种字就行了,这样也就会逼得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来适应文字的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