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满几间房的老家具。
赵振国是没有心理负担的,但也知道不能太高调,当然,就时代背景来说,现在用红木并不算出格,这会儿最有格调的是西式家具,等改革开放后,世人从各种渠道知晓外国的生活,这股势头只会更猛,到时红木家具也更好收。
他担心的是如何解释资金来源。身处一个时代就要明白时代的生存法则,改革前夕一向是最“动荡”、“流血”最多的。
他比如今的任何人都知道往后十多年社会的激荡起伏,时代的激流波澜。
别的不说,年底确定改革开放和中美建交的议题,明年知青大返城就会拉开序幕。
数百万的在乡下煎熬、蹉跎数年岁月的人回到城里,可想而知,以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解决不了那么多就业岗位,“待业青年”这个极具时代特色的词也就出现了。
没有工作、“受了委屈”、前途渺茫的人会做出什么事呢?
混乱只会是必然。
更别提多的是有人浑水摸鱼。
混乱到暴乱呢?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他从不小看人心里的恶。
情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了就业问题催生出的个体私营的诞生和发展。才有了后来的严打。
时代的进程是有脉络可循的,身处其中就要遵循规则。
“问题”毕竟还没出现不是吗,积蓄力量足以解决问题就是了。逃避算什么。难道为了可能出现的麻烦就要憋屈窝囊的过日子?那不符合赵振国的性格,重活一世,就是要让自己和媳妇儿、女儿获得舒舒服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