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史家爱德华·霍尔说他“天性淳朴、正值年少、生机勃勃、勇猛无畏……是一朵即将盛放的青春之花”;[1]
托马斯·莫尔则把他赞美成是一位“为每一只眼眸拭去泪水, 让赞美代替所有哀鸣”的统治者。[2]
民众那时爱戴他, 见到他全是欢呼和致敬, 所以给他的全是正向的反馈。
他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有钱、有颜、有健硕的身体和爱戴自己的臣民;他血统纯正、王位继承权无可置疑, 国内政治统一、稳定。
转折点似乎是在1525年这一年,为了御驾亲征法兰西,他要求施行一个名目为“善行捐”的征款(其实是一种累进所得税),包括对世俗财产征收六分之一,以及教会财产的四分之一[3]。
因为连年的挥霍和对法作战, 他的国库已经见底。但是民众并不买账,因为在1522年秋和1523年春, 他们已经“借”给过王室不少了, 而这一次的征税, 甚至没有勉强伪装成借贷。
他们开始反对, 谩骂不止, 拒不从命,最后几乎要演变成一场动乱。
亨利八世迫不得已,只好取消了“善行捐”,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臣民对他的敌对情绪。国民的怨声载道与即位初期的耿耿忠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此之后,他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宫廷内部的整治,于1526年1月制定了《埃尔坦法令》,驱逐了一部分王室仆人,包括他的几位密友:威廉·康普顿爵士、弗朗西斯·布莱恩爵士、尼古拉斯·卡鲁爵士和乔治·博林;
他开始追求安妮·博林,与阿拉贡的凯瑟琳闹起了离婚;
他的头疼开始频繁发作,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