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在这个时候,宇文歆、李靖率部出吉昌,如有攻昌宁之意。诸位对此,怎么看?”
刘黑闼立刻明白了李善道话里的意思,说道:“郎君,可是疑心李世民将会从吉昌渡河,渡过河后,从文城郡进攻我军的后方与侧翼?”
“我军已克临汾的消息,李世民必然已知。常理计之,既打下了临汾县城,则我军的下一步目标,定然就是霍邑。李世民所率的唐援,距离文城郡对岸还有两三天的路程,到了文城郡对岸以后,他先得渡河,之后才能再向霍邑进兵,又从文城到霍邑,沿途多山,道路不易行,如此,往少里算,即使不算上他休整的时间,他前前后后,等他兵到霍邑,最起码得十来天。
“十来天的功夫,他不能排除我军也许已将霍邑攻下。故此,贤兄,你猜得没错,我的确是有所疑虑。李世民他会不会因为这些原因,索性‘围魏救赵’,不赶着去救霍邑,而改兵入文城,攻我后方与侧翼为胁,进而起到救援霍邑的作用?”
刘黑闼琢磨说道:“郎君此虑甚是。若换俺为李世民,俺也会采取此策。”
“若他果是采取此策,那这霍邑……?”
李善道的话没说完,但诸人皆知其意,他这是在犹豫,霍邑还要不要现在去打了。
从坐在诸将丛中的罗艺,抬眼偷觑李善道神色,站将起身,恭敬地行了个军礼,说道:“大王,臣之愚见,我军现距霍邑,只一天多的路程了,且已打探清楚,霍邑城中,算上李孝基前时派去的援兵,总计亦才数千,我军数万大军,挟连胜之势,今往攻之,纵不能一举拔之,然短日内克取其城,也非不能!如果现却撤兵,未免可惜。况便李世民即使真的想要‘围魏救赵’,有窦公在文城,也足能阻之,——至不济,大王也可遣援兵,增援窦公。
“是故臣以为,攻取霍邑的决定既然已下,不宜临阵改措,还是先攻上一攻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