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只是行了小半天左右,他们就来到了魏县境内,在这里要再次转乘。
船上拉着不少人,可是这些人毕竟比货物要轻了不少,故而行船的速度比预想中还要快许多。
本来,赵无咎还想问问狄怀英,要不要继续一同转乘客船?
不过,没想到对方反而提前找来了,跟他说之前多谢搭载一程,可他因为急于回京复命,所以要找寻艘进鲜船先行一步。
“那狄兄珍重。”见对方去意已决,赵无咎没理由拦着人家,于是便拱手道别。
“某也祝无咎兄弟你们一路顺风。”狄怀英同样痛快道别道。
…………
魏县城里,在一家客栈里,范谦卸去了伪装,用特殊油脂洗去了身上那层黑色。
接着,他就赶紧出门,在县城里的成衣铺买了两套细葛道袍和幞头,穿好一套扮作书生模样,另一套则装进行囊里背着,整个人就像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
接着,范谦就兴冲冲地直奔瓜洲而去。
所谓的“瓜洲”,指的是一处位于魏县永济渠,以及当地一条名为懋水的河流处,因为泥沙堆积而形成的瓜形沙洲,三面临水,俨然是一道天然码头。
和他们今日下船的官津不同,瓜洲这地方是许多渔民和小船聚集的地方,洲上有十几家河库(仓库)与工坊,伺候着来自各地的船只,平日里也端地异常繁忙。
入冬之后,在瓜洲想要找到一条夹带三名乘客的进鲜船,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若不知门道,径直去问,个个都是严守律法的好船老大,绝不会有半点通融。
反之,若是窥得门径,便会请当地一位有点人脉的船牙,让其私底下居中拉纤说合。
而这种牙人,一般都出自漕工们的帮会。他们天天在各处码头搬运货物,和不少船东都认识,干起这件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中关节,范谦已经同狄大人打听清楚了,于是便径直找到一处河库。
河库前,有几个黝黑的脚夫正调完石灰捻料,正在为仓库修补一年下来墙壁、屋顶上出现的漏洞。入冬之后,随着河上船只渐渐稀少,这些漕工也得干些这样的往日不惜得做得“散碎”活计,来给家里赚些嚼果。毕竟,手停口停,他们这些人不干活就没饭吃。
范谦扮作书生,走到这群人跟前,彬彬有礼地拱了拱手。
“在下苑谦,江南左道人士,叨扰诸位兄台,敢问你们的纲首可也在此处?”
他把自己名字改了下,将“范”说成“苑”,又将自己籍贯说成江南左道而非真正的岭南道。
看他打扮模样,这些人登时便以为他是冬天就远道进京,准备春闱的赶考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