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你们扛起来。”
至于她, 自然是出门赚钱啦。
李葳蕤盘算过了,这个沿路倒买倒卖的生意是能挣钱的,除去她自己偷渡的物资不计,这一趟她也赚了有十两银子, 其中大头是卖海产品。
或者说, 是倒卖昂贵的海产品, 海参, 鲍鱼,大虾……这些干货买的时候不便宜,卖出去就更加不便宜了,但是不靠海的县城富户就是愿意买,普通一点的海产品,也有城里人要。
像是干海带, 她买了几箩筐, 沿途很快就卖完了。
跟李葳蕤第一世的古代不一样,那时候海带是晚才出现在国内的,还是外来物种呢,得是权贵有钱阶层才吃得起, 普通人是别想了。但在这个大昭国, 海带是本土就有的, 而且很是泛滥,价格也很低廉, 满满几箩筐都用不了半两银子。
但在远离那个靠海县城的地方卖,她提高了价格,又编造了吃海带有什么好处的话术,并附上海带的几种做法,这几箩筐海带就陆陆续续卖出去了,给她赚了一两多银子,时间是琐碎了些,可还是很有赚头的。
就更别说其他的海产品了。
物以稀为贵,就是放在现代,内陆人对海产品都有好奇心理,更何况在古代呢?
自然,李葳蕤知道肯定也有人做这门生意,像是上次在省城,她就见到过很多家与海产品相关的店铺,就是沿途她售卖的一些县城,有些铺子也有些咸鱼干卖。
可还是那句话,市场不饱和。
海产品跟其他针头线脑的小生意不一样,这一行的入门门槛比较高,不像走街串巷卖针头线脑的小商贩,随处儿都可见。这一行它是需要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