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此分出了正教和邪教。
比如说白莲教,其中便有其他教派的痕迹,也包括道门和佛门。
中原三教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就拿道门来说,其实道门在统一思想的工作上很不成功,没有确立根本大经,直到玄圣重建道门,才确立了《道德经》的无上地位。佛门相对较好,中原佛门有《金刚经》,西域佛门有《大日经》,这都是各自的根本大经。不过两者存在分歧,尤其是中原佛门提出棒喝顿悟的说法之后,人人皆佛,等于主动放弃了各种释经权。
所以许多邪教都以道佛两家为根本框架,然后重新填充内容。
儒门在三教中表现最好,尤其是确立理学之后,心学出现之前,深入俗世的方方面面,基本没有以儒门为框架的邪教,就算有,也竞争不过儒门的本体。
不过中原三教都不如圣廷。
在玄圣重建道门之前,三教一直都是藏于幕后,圣廷却是直接下场,国王要由教宗加冕,圣廷的控制力空前强大。由于对异端的担心,圣廷要求神学上的统一,权威得以强化,形成以圣座为中心的组织架构。
所以圣廷治下基本没有成气候的邪教,思想上不允许,裁判所也不是吃干饭的,从异端到异教徒,从恶魔到女巫,圣廷一直秉持了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的理念,没有邪教无法进行审判就创造一个邪教来审判,怎么能有邪教的容身之所?
只是圣廷的独断专行,以及绝对的权力,也孕育了绝对的腐败。
长达二百年的东征和残忍的异端裁判所,显示了教宗的谬误。
教宗生活得更像皇帝,而非精神领袖,教皇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