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永晋帝一直都在制衡大周内的全部体制,所以他没有驾崩的情况下,大周局势是勉强能糊在一块的。
楚世昭搁这和桓盛高谈阔论,鼓吹——‘藩镇威胁论’,这种行为叫自作聪明。
何况桓盛代表的凉州桓氏,同样是节度使制度的受益者。
这种情况下,楚世昭不可能和桓盛聊什么时政,聊什么大周朝堂里的诸多弊端、弊政。
你要知道,这种弊政的存在,势必是有受益者群体的,而这种受益者群体,就是这些弊政的坚决拥护者。
唯有自己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你才是这些政令的主导者,显然楚世昭目前没有资格改变现状。
说白了,在桓盛面前不断地放屁,不断地画饼,也是徒劳的行为。
这就是清谈。
没有任何的实际作用。
说了也改变不了情况。
那能聊什么?
只能聊认知、聊自己的意识形态。
聊经学,聊文化。
桓盛是想试探楚世昭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很想谈论一些大周王朝内部切实的问题,但是楚世昭完全就跟打太极一样春秋笔法。
不过,光是聊经学,聊一些文化认知,甚至是一些地方上的风土人情,楚世昭也足以谈笑风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