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能想到,就连最基层的这些收税的军士,处事都圆滑到了这种程度。
但是显然还不够聪明。
后两句话里,大有咄咄逼人,以势相压的态势。
【“本王乃是泗水郡人,周高祖之后,当今天子正是家父,也不知道此等身份,能不能掺和你渭城县的公事?”】
【你冷哼一声,高昂头颅道:“收税是公事,可有你们这样收税的道理。”】
【收税的军士顿时低头,不敢辩驳,毕竟亲王的身份没人胆敢冒充,何况楚世昭手持佩剑,气度非凡。】
【“殿下,我等也是秉公执法。”领头的军士思虑再三,开口道:“渭城县前年闹了蝗灾,当年的县令准许百姓拖欠三年粮税,待到丰年再收,如今已是丰年,自然是要补上这亏空的。”】
【“殿下,可哪有今年之人,纳前人之税的道理啊。”那汉子连忙叫屈道。】
【他是看出来,你在这是能做主之人,若是免去这粮税,他家的日子会好过一点。】
事实上,楚世昭看到了眼前的信息,立马就悟出来这就是一笔烂账。
只不过是今年的县令是个倒霉蛋,接了前年县令留下来的亏空。
而且,一般情况下,百姓在灾荒之年被迫欠下粮税,官府是会默认这笔账是烂掉的,完全不会强行索取。
这算是一种潜规则。
毕竟古代社会,是更侧重于人情关系。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