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结果等到了青龙寺大论,各路儒家子弟聚集长安,在郑玄等大儒的引领之下,重新修定了论语等书之后,才陆续刊发出了定版。
传递到了众人手中的论语,在书简角落之处,便是有『青龙寺刊定,太兴八年』字样。
座中便是有学子颔首而应和道:『若可存孔颜圣贤之道,不绝于祀,当可也。』
此话才落,便是边角一人拍得案牍轰然而响,推冠而怒道,『诸君但言存祀,可知雒阳惨状?河洛之地,十室九空!更有当年董贼,烹食宗室,醉卧龙床,玷污皇室血脉,此等禽兽,岂能真心奉圣贤?!』
语未竟,又是一人冷笑,声音刺耳,『可笑啊,涂门之血,犹未冷也,然已忘之!』
在树下一人原本正在抚琴,闻言也是啪的一声将琴弦尽数拂断,喟叹而道,『某听闻幽州大族,雪中跪迎胡骑,争献箪壶,以媚北兵,岂非以夏变夷乎?』
此语一出,顿时满座寂然。
这才是要点啊!
虽然众人方才议论,没有提及曹操和斐潜,但是实际上大家都清楚,这都是代号……
在山东之中,对于斐潜,或者说类似于斐潜的,包括之前董卓之类的武夫的抗拒,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在山东之人觉得他们才是华夏正统,血脉纯正的圣贤传人,而类似于斐潜董卓这样的,这是带着一股胡人的腥臊气味。
忽有人站起,振臂而道,『诸位皆谬!《春秋》有言,「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今有刊经纠伪之人,又有毁文屠命之辈,敢问孰为华夏之正也?』
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