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奖励了。毕竟大事小事都得靠这两位。
两人称谢。
这边完事,郑雄赶向了下一场,王二,赵三,张一现在都是核心,每人多发了一贯。
酿酒作坊这,也就干了一个多月,人数不少,也有二三十人,除了工资,每人多发了三十文。
一切搞定,看了下账单记录,福利发了不到十贯,与他们创造的价值比起来不算什么,郑雄也不是吝啬鬼。
就只剩下自己了,不过没必要拿,给别人福利,小了说是让大家来年多多上进。大了说是笼络人心,但都罪不至死。
给自己谋福利那是在试老朱的刀锋不锋利了,老朱从小被贪官逼的没饭吃,最是恨贪官污吏,弄个几十贯那是真没命花。
再说自己也不缺钱,衣食无忧,也不用赡养自己的老爹老娘,这笔工资完全够用。
整理好账单,做好规划方案。
下班回家。
第二天赶应天府的场,早就通知了,所以郑雄也是提前一天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今天过来带个耳朵就行。
应天府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已到齐,一个个上前禀报,官职从大到小一个个来。
总的来说就是糟心,虽然都在尽量避免,但是都没钱,事情总是不太好办。
这不上元县令就专门添堵来了。
“禀大人,上元县今年一场大水,百姓收获寥寥,下官虽然开了粮仓赈济百姓。今年倒是可以挺过去,但是来年春耕,河渠修整都需要钱粮。还望大人慈悲,拨些钱财,上元县十数万百姓感激不尽。”
郑沂言闻言也是头痛,这事是一件比一件糟心,都是要钱要粮,只能看向另外几个县令。
另外几个县令也是人精,眼观鼻,鼻观心,都遭了灾,只是没这么严重,赋税都收不到,多少有点税收,只是自己够用,支援别人那真是有心无力。
郑沂言也心中有数,涉及到钱粮,府尹也不好使,直接点名几个没受灾的的县,调集钱粮支援。
见躲不过去,句容,溧水县令只能出列称是。
轮到郑雄,将账本还有计划书递给了府尹。
随便翻了翻,郑沂言眼睛一亮,惠民药局不光实现了盈利,除了建了个酒厂。
这后面一个来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