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这是刚入学一个月的本科生们。”
“学生们课程不多,白天大半天时间泡实验室,很多学生晚上还加班,熟练度就拉起来了。”奚雁凡走到一旁操作仪器,随口闲聊,“安教授以前在藤校任教,那边的学生泡多久实验室?”
“看导师要求了,我对学生要求比较宽松。”安东尼奥说,“我有个同事康奈尔,拿了拉斯克医学奖,也就是诺奖风向标,今天诺奖公布,他没准会有好消息……康奈尔就对学生相当狠辣。”
“多狠辣?”卢庚忍不住插话。
“康奈尔在实验室附近买了套房子,下班后在家里就能看到实验室大概情况。”安东尼奥说,“他要是半夜两三点醒来,远远看见实验室里仪器停了、干活的人少了,会马上冲回实验室破口大骂,懒鬼寄生虫垃圾废物,各种脏话狂喷,常有学生被他骂哭,一年到头都是这样,圣诞节也不休。”
三个状元口罩里的嘴巴张大,吃惊地面面相觑。
“最舒服的是高卢的科研实验室,我去巴黎交流访问的时候,那边朝九晚五,有周末有节日休息,下午还有一个钟头咖啡闲聊时间,想加班甚至还要申请。”安东尼奥笑道,“当然,欧洲的科研慢慢不行了,可能和太安逸有关,现在世界上只剩太平洋两岸的两个科研高地。”
“这三个孩子挺勤奋的,全天不休,白天上课泡实验室,夜里回去还戴控梦头盔学知识。”奚雁凡介绍,“药学院前三篇上交的论文就是他们写出来的,今早他们过来找我,想申请自己的科研项目。”
“哦!”安东尼奥比大拇指,“棒棒的年轻人!”
“说说吧?”奚雁凡忙完手头工作,转身面向三个学生,“正好你们安教授也在,我们听听你们的想法。”
三个学生面面相觑,微微有些紧张。
“老卢你说,你的点子。”查信然小声怂恿卢庚。
卢庚清清喉咙,努力组织英文口语,“我们想重现一下真核生物的形成过程。”
奚雁凡和安东尼奥正满含笑意地等着听,听完笑容僵住,满头问号。
“什么?”安东尼奥费解。
“是这样的,我们三个原本打算做不同的项目。”卢庚解释。
“我打算做抗生素菌的体积扩大,用基因修改的方式,让抗生素菌能膨大几倍乃至十几倍。”
“查信然打算做无细胞膜和细胞壁,却依旧能存活的细菌,办法是把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拉到最高,让它全透。”
“虞半梦打算做细胞融合,试试细菌和古菌的融合。”
“我想了一下,发现我们三个的方向似乎能互帮互助合并起来!”
“真核生物体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