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便在淮南站稳脚跟,其以九江郡的寿春城为基业,不仅加固了各处关隘、城池的防御工事,还对周边郡县展开大肆掠夺,扩充势力范围。
西边的庐江,南边的丹阳,都被其重点渗透,有大量豪强依附,甚至其自行任命庐江与丹阳太守,去当地争夺统治。
那丹阳太守周昕,虽是为人正直的两朝元老,却徒有虚名,面对袁术大军与当地豪强作乱,不敢死战,竟在郡吏们的劝说下自行下野,回了会稽老家。
而庐江陆康,则对袁术坚决抵抗,也因此受到了袁术力量的重点关照。
在当地世家豪强的帮助下,蓄谋出击的袁术很快就攻破了庐江东北的数个县城,大军直取庐江治所舒县。
一时之间,庐江外有强敌,内有叛党,郡中属官纷纷劝降,眼看着丹阳周昕的故事就要再次上演。
但是,所幸庐江陆康并非常人,其年轻时就义烈之名,不但曾在大汉北方边疆历练,就任庐江时也是赏罚分明,大破当地群贼。
面对袁术咄咄逼人的攻势,陆康顶住了压力,他封锁郡城,一口气逮捕、斩首了上百名立场不坚定,有暗中勾结袁术嫌疑的豪强与官吏,同时动员城中军民,誓死守城。
袁术见陆康如此强硬,便命麾下大将纪灵率军围城,日夜强攻,而陆康早有准备,城中粮草充足,军民齐心,纪灵连攻数日,死伤惨重,也无法破城。
于是乎,两军暂时就在这庐江城下陷于了一段僵持。
不过,虽然舒县这座治所袁术拿不下来,但庐江其他郡县可就没有那么坚固了。
袁术大军一边围困庐江,一边纵兵深入其郡内,绕过舒县,沿着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