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大爷也不会在家太久,便道,“忙虽忙,但若是有好品相的玉石,还是烦请掌柜给我们夫人留着。”
旁的都是靠不住了,连夫人自己都说,唯有本事靠得住。
乔荇又问了掌柜有没有项家的来信。
项寓不喜谭家,不愿意把信直接送进谭家,于是半月一封信,都是捎到吉祥印铺。
可这次,掌柜的一口气竟拿出两封信来。
一次两封信,可见是临时有旁的事发生,才又补了一封。
乔荇不敢再停留,连忙带着信回家去了,只是她没留神,有人在大街上一眼瞧住了她。
那人嗑着瓜子,将皮随口吐在地上。
正是在街上闲逛的谭有良家的。
当下,她眼见乔荇离开吉祥印铺的步履匆忙,仿佛嗅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味道似得,眼中精光一闪。
乔荇前脚走远,谭有良家的后脚就进了吉祥印铺。
她想问出些什么来,可惜掌柜和伙计皆是嘴紧,什么都没问出来。
只是她越想越不对。
掌柜伙计嘴这么紧,看来项氏在这里确实有事啊。
什么事呢?
她非常好奇,然而凭空想象是想不出来的,只好暂时离了去。
前后脚接连来了两封信,项宜看着也有些奇怪。
不过,若是更加紧急的事情,项寓定然忍着不耐,直接送到谭家来。
项宜先拆开了第一封。
是寻常的家信,妹妹项宁执笔,说了些两人的近况。
父亲死后,姐弟三人在老家守孝。孝期结束项寓便要去报名科举。
他并未因为父亲项直渊的事绝了科举之路,可却没有人答应为项寓科举作保。
本朝科举必得有人作保才能报上名,项寓无法科举,项家就再也没了翻身的可能。
项宜便是在这般情形下,嫁到了谭家来。
谭家是世家大族,名号响亮,谭家人甚至不必出面,只要有名号镇着,项寓便可踏入科场。
他极争气,两年连考三场童生试,顺利中了秀才,之后就同项宁一道,搬到了维平府青舟县住,眼下就在青舟书院读书。
青舟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