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两个年长的嫡子在,没有选择朱棣的道理。
\n
见朱元璋还不说话,刘三吾继续说道。
\n
“燕王在北平之地执掌边军大权,秦王晋王一样手握重兵,倘若陛下执意要立燕王,若是陛下百年之后,秦晋二王不服。”刘三吾看着朱元璋的背影,“陛下难道不知,汉时七王,以及晋朝八王之乱乎?”
\n
“大胆!”朱元璋回头,勃然大怒,“你是说,咱死之后,咱的儿子们,朱家的子孙会刀兵相见吗?”
\n
刘三吾凛然不惧,叩首道,“臣,只是实话实说,以史为镜而已!”
\n
“嘿!”朱元璋怒极而笑。
\n
其实刘三吾能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n
在诸王之中立太子,稍有不慎,将来就是大明内战。
\n
他这些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他朱元璋的儿子,若是连想这个位子都不敢想,那才怪了。
\n
朱元璋继续沉吟,随后开口道,“那照你这么说,要立皇孙,诸王能服气吗?”说着,叹口气,“咱老了,黄土埋到胸口的人了,万一将来咱立的孙子,镇不住他这些叔叔们,还不是要打仗?”
\n
“诸王若有异心,中枢发兵诛之。皇太孙乃是陛下之孙,故太子之子,有大义名分,乃堂堂正正之师。”刘三吾继续说道,“再说,朝廷大义在,诸王即便心中不服,可谁敢反?”
\n
朱元璋点点头。
\n
这话有几分道理,大义在这个时代就是真理。
\n
如果立了燕王,那么秦王晋王势必会用长幼有序和嫡庶之分说事,江山定然不稳。
\n
可是除了燕王之外,秦王晋王虽然也是合格的藩王,但未必是合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