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钱母与继父是相互扶持走到这一步,外人看来钱母依然是依附于潘行岳,选择大于努力带着拖油瓶女儿傍上大款一辈子不愁吃穿。
小孩子哪里懂得这些,多半是有心人常常在耳边念叨,继父带的男孩潘远航才三岁就对钱毓叡母女怨恨尤深。
两个大人出门谈生意,两个孩子就在家里闹翻天,争电视机的播放权、玩具的归属权,甚至洗漱的优先权都要争,没闹出过大事但小事从来不断。
在这样的家庭里女儿为她的母亲忍让,儿子为他的母亲争夺。
魏渔和潘行岳不是傻子,这个年纪爱情不爱情都得靠边站,在一起就是搭伙过日子,挣钱也是为了各自儿女,不然也不会拼着离婚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再关怀备至又有谁会相信,与其把一腔热血投入到别的孩子身上不如各家管各家,把现状挑明说开这对谁都好。
某天餐桌上他俩郑重其事地宣布家里不会再有孩子,钱毓叡不知道潘远航怎么想的,但肯定比她还高兴。
钱毓叡班里也有父母二婚的同学,为了新家庭的稳定多半会再生一个孩子维系平衡,自然而然母亲旧家庭的孩子最终会沦为边缘人物。
家庭中男本位思想太重,母亲带来的孩子和新家庭中的父亲不存在一点关系,大多扮演被委屈被忽视的卑微角色。
可以后妈妈只有她,她永远不会被丢弃,说不窃喜是假的。
魏渔做出这个决定就意识到蛛网般的裂纹将密布在新家庭上,稍一晃动便会分崩离析碎得叮叮当当。
可她实在不愿意再委屈钱毓叡,她受的苦自己的女儿一定不要再受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