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至少在权势上,郑嘉禾一直都是富有野心、贪婪而不肯放手的,但他没想到,在生死关头,在考虑身后事的时候,她竟然真的愿意把江山交给他。
这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又似乎可以说明一切。
起码……他得到了信任,和托付,不是吗?
杨昪正自出神,殿中却突然响起惊呼声,有大臣笑着道:“长公主抓了毛笔和匕首!”
杨昪抬目看去。
太羲坐在案几中央,身边围绕着一堆各种各样的物什,而她一手抓着毛笔,一手抓着匕首,呆呆地看着四周大笑的朝臣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她的身前,还摆放着传国玉玺。
郑嘉禾或许想让她拿玉玺,但她没有拿。
高位上传来天后的朗笑声。
“文能治国,武能□□,太羲真是好样的。”
郑嘉禾站起身,缓步走下玉阶。她的裙摆在地上轻飘飘的划过,发出一阵窸窣声响。
太羲听见阿娘的声音,扭过脖子张望,然后她笑了起来,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了。
郑嘉禾走到她的面前,眉目温柔。她伸出手,正想抱起太羲,太羲却又两手抱起了身前的传国玉玺,吃力地转过身,把它放到了郑嘉禾的手上。
“阿娘。”太羲嫩生生地唤了一句。
郑嘉禾弯起眼睛。
太羲并不懂传国玉玺的意义,但郑嘉禾在她面前把玩过,或许是出于直觉和本能,她理所当然地把它交给母亲,看到郑嘉禾脸上露出笑容,她便也咧开嘴笑,拍了拍手,表达欢乐。
在场的大臣们脸上显出一丝微妙神情,他们不约而同地去观察秦王的面色,却发现秦王只是低头抿茶,脸上一丝一毫的异色都没有。
承天长公主的周岁宴,便这样过去了。
无论是朝臣,还是百姓,都逐渐习惯了只有天后,没有皇帝的日子。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变化,政事一如往常,只有散布在各地的宗室皇亲噤若寒蝉。
元兴三年秋,承天长公主三周岁了。
一则关于秦王的流言,从均州开始,四处传播开来。等消息传到长安,让杨昪与郑嘉禾得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
流言中说,秦王殿下不是景宗皇帝的亲生子,乃是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