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每每有富商巨贾求诊,余仙均是来者不拒。这沈一铭是江南一带有名的绸缎巨商,余仙接到请诊,忙令大弟子厉知秋前往临安。
沈一铭病症虽重,但厉知秋学医十余年,天赋既高,人又勤奋,任何疑难杂症在他眼里不过小病小恙。他略施妙手,便即药到病除,又在临安小住数日,沈一铭慢慢痊愈,口中不住称谢,除了诊费,另奉上重金酬谢,自不在话下。
厉知秋久去临安,别了沈一铭后,自要走朋访友一番,这天来到好友御医林仕中家中。寒暄过后,见林仕中唉声叹气,颜色不乐,厉知秋忙问缘由,原来庐州太守丛宏大突然患病不起,北伐在即,庐州乃宋金战略要冲,地位非同小可。丛宏大求医无数,病情却愈加严重,不得不将症由写在信中,派人送到临安求助御医。御医不能轻易离开京城,只得根据描述回信祛病之法,但行医讲究望闻问切,不能当面诊断,如何对症下药?因此林仕中颇为犯难。厉知秋闻知后哈哈大笑,心想解了庐州太守的病症,便算是助北伐一臂之力,那也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当下义不容辞的接了求诊,借道淮南赶往庐州。
这一日行到长江之畔,雇船过江之后,他迈着大步疾行了一阵,路径渐窄,向左一看,但见江中水流湍急,对岸地势险要,原来已到了天险采石矶附近。厉知秋心道:“当年太祖派大将曹彬攻取南唐,便是取道这长江天险,攻其措手不及。而两年之前,金主完颜亮南侵我大宋,却在这采石矶吃了大亏。可见便是天险,也懂得顺应天道,偏帮那王者之师。”
正行之间,忽见东首小路上一行十余人赶了一辆大车,疾步而过。厉知秋一瞥之下,不由得一惊。原来这十余人有男有女,却人人穿着一件绿衫,那绿衫直绿的出奇,比路旁的垂杨倒柳还要更艳一些。其中两个男子推着一辆辇车,这辇车也不甚大,但车轮过处,辙痕深重,显是内中装着无比沉重之物。饶是如此,这两个男子却奔行迅速,并不落后于其余同伴。厉知秋心想:“这些绿衣人来历不明,举止古怪,那大车中不知装的什么贵重之物,如此之沉,莫非是一车黄金?这两个推车的汉子在天险之道推着大车奔走,却如履平地,显然身负武功,绝非庸手。”若在平时,便想跟去探寻究竟,但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