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旦出现“荧惑守心”异象,一国君主大都没有好下场。</p>
司天台秋官询问:“要上奏吗?”</p>
秦应阑嗤笑:“还有必要上奏吗?”</p>
“那要记录吗?”</p>
“你要给自己留下知情不报的证据吗?”</p>
“属下明白了。”</p>
~~~~~</p>
兴庆宫,大同殿。</p>
太皇太后郭婵将一件崭新的男式绿袍丢进一个大火炉。</p>
她待绿袍燎着后,又拿起一件米色厚长裙丢进火里。</p>
郭婵嘴中碎碎念:</p>
“岐阳,这件是太和的,你不要跟太和抢,阿娘等下就烧你最喜欢的紫色襦裙。”</p>
明日是道教的东皇大帝圣诞,也是民间的“寒衣节”。</p>
按习俗唐人会在寒衣节祭奠亡人,给逝去的亲人焚烧五色纸和御寒衣物。</p>
郭婵的两儿一女六个孙子死在了她前面,所以每到“寒衣节”前夜,她都会给孩子们烧衣物祭祀。</p>
今天多准备了一份太和的。</p>
郭婵边烧边流泪,哀声道:</p>
“长寿有什么好?如今我就只剩下一个孙子了。”</p>
剩下的这个孙子又不孝敬,要他何用?</p>
她将最后一件橙色长袍丢进火炉后,忽然怔住,回头询问:</p>
“黄尚宫,我刚才烧了几件衣服?”</p>
黄尚宫开始掐着手指头细数。</p>
“两件湖蓝长袍,一件米色长裙,两件……”黄尚宫数了半天答道,“回太皇太后,好像是十一件。”</p>
郭婵大惊失色,震怒问道:</p>
“即便算上太和,也只有十个人,为何有十一件衣服?”</p>
黄尚宫当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吓得双膝跪倒解释:</p>
“太皇太后,这衣服不是奴婢准备的,是尚衣局送过来的。”</p>
郭婵踉跄往后退了几步,喃喃自语:</p>
“十一件衣服?多了一件?大不祥啊,怎会这样?”</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