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皇帝、皇后与三位道人走进望仙台,一众大臣和王公贵族们便在楼下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扎堆聊天。</p>
曾经给李瀍秘密起草拟任崔铉为相诏书的翰林学士韦琮,如今已经官升户部侍郎。</p>
他正跟同族出身的给事中韦弘质,和太子詹事韦宗卿,窃窃私语。</p>
韦琮对今日皇帝奢侈举办普天大醮之事,很是不满。</p>
他提出想回头给皇帝上书劝谏。</p>
韦弘质和韦宗卿劝他千万不可在宗教一事上与皇帝唱反调。</p>
给事中韦弘质语重心长地提醒:</p>
“你忘了咱族中刚被李德裕调出京城的主客郎中韦博吗?他不过在朝堂上替僧尼求了两句情,便被陛下和李德裕厌恶贬出京,陛下崇道灭佛,你不可再在此事上触怒龙鳞。”</p>
太子詹事韦宗卿接力劝道:</p>
“还有我的教训,你忘了这两年我有多惨吗?咱们韦氏可不能全都栽在宗教上。”</p>
会昌三年中,李瀍强令僧尼还俗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他正欣喜时,</p>
韦宗卿在六月二十一日,赶在皇帝诞辰前,毫没眼力价地进献了自己刚编撰完成的《涅盘经疏》二十卷、《大圆伊字镜略》二十卷,全是佛教典籍。</p>
此举好悬没把李瀍给气死。</p>
他当场下令焚毁书籍和草本,并申斥韦宗卿:</p>
“忝列崇班,合遵儒业,溺于邪说,是扇妖风······况非圣之言,尚宜禁斥,外方之教,安可流传?”</p>
韦宗卿拍马屁拍到了李瀍痔疮上,崩了自己一脸屎,险些葬送掉自己的仕途。</p>
这两年他活得小心谨慎,连大气都不敢出,都怕再遭皇帝厌恶。</p>
韦弘质这时也语带悲凉道:</p>
“自韦博被贬去灵武后,我预感自己也快了,我得罪李德裕比韦博更甚,下场估计比他还惨。咱们京兆韦氏如今在朝中已经势微至死,你俩可千万不能再出事。”</p>
年初崔铉和杜悰两位宰相接连被排挤出京,韦弘质忍不住给天子上了道奏疏。</p>
他在奏疏中指责宰相李德裕权力过大,“不应更领三司钱谷”。</p>
即指责李德裕不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