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家有治理天下的独门学问,并且这种学问寻常人家无法掌握。
这也是北苑的地位在朝中乃至各县,都有这般重要的原因。
也有人去分析过这些文章的真实或者是其实际意义,每当有人质疑,经过求证之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慢慢地也就没人质疑了。
李承乾喝着茶水,看到殿外有不少人在走动,殿内的众人还是交代着自己的事宜,各部对各项事宜的进展做着交接工作,于志宁要了解工部的事宜,礼部要了解工部的人手去了哪里。
吏部要为明年的官吏任用做准备。
期间,许敬宗说起了京兆府尹的人选,明年颜勤礼就要被升迁任职中书省侍郎,下一任的京兆府人选的事又被提了起来。
马周道:“老夫看过葱岭的奏报,刘仁轨的本领若用在兵部,就很好。”
于志宁颔首道:“陛下,臣也如此以为,葱岭战事上,刘仁轨不论是调度兵马,还是运送粮草辎重都很不错,此人才能若留在京兆府未免太过浪费,兵部正缺一个能够给中原各地折冲府调度的人手。”
褚遂良打断于志宁的话语,又道:“刘仁轨是县尉出身,之后在咸阳县任职,以前倒没听说此人有兵法才学。”
李承乾想起了刘仁轨当年说过的话语,他可以出关去边塞也能在关中当一个县令,他是一个踏实又极其现实的人,还有些悲观。
悲观的人一直不缺,从大业年间隋末的大乱时期走过来的大多数人都是悲观的,也习惯用悲观来看待世事。
刘仁轨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要说服这样人办事也是很难,又不近人情,不过这都是吏部的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