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宁,摇摇头:“其实我刚来这里的时候,也被这里的条件吓到了。我选的是短期支教,那时候任课老师才三个。王校长得知有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辍学,还去做家访把孩子接来。孩子回是回来了,但老师还是不够啊,我每天要备两个年级的课,一年级的两个班进度还不一样。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十一点查完寝室。之后回到教师宿舍,才是备课的时间。那时候我就想,熬完一个学期,我就不来了。”
谭溪宁温和地笑了笑:“可是你现在还在这里。”
“是啊,我想我永远不要再来到这个地方。可是我若是不来,孩子们就没有老师给他们上课。他们还那么小,应该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去看看世界,然后拥有世界。”
谭溪宁做的那档节目主要关于社会热点类,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她见到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也遇到过不少感人肺腑的正能量事迹。在听见李晓燕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她忽然体会到那种恍若看到别人身上泛起光芒的感觉。
是触动吧?
她想。
谭溪宁叠好被子,转头看向李晓燕:“支教老师是一个很让人敬佩的群体,你们能把自己的知识和关爱无私地奉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我快找不到词汇来形容你们了。”
李晓燕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在其他人看来,支教是去到一个偏远山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听起来确实很高尚,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在这条路上面对的困境很多,不单单是一项面对孩子的事。支教不该被视为一种高高在上的帮助,更不是站在高处指点乡村教育,而是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走进乡村,与孩子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好意思,说得好像有些多了,一提起这个话题,总是觉得怎么都说不完。”
“不会。我想我懂你的意思,希望我在这里的这段时间,也能好好地陪伴和引领孩子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