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可不怪酋长敖哈拉惊讶,而是王国带来的盐铁商品,在广阔草原上的价值,远远超乎了众人的想象!是的,一口大铁锅,价值二三十匹好马!一两斤好盐,就价值一头肥羊!
在这个15世纪的鞑靼时代,在广阔贫瘠的北方草原上,盐铁永远是最紧俏的生存物资,也是大明对北方草原最严厉封锁、最禁止流出的两项管制货物。
这其中,盐不用多说,是游牧部落民与牲畜必须补充的生活必需品。由于牧群的数量庞大,部落民和牲口加起来,对盐的需求一直很高。一旦缺乏最低限度的盐分摄入,牛马羊群就很容易生病死亡。但大明流出北方的盐本身价格就很高,数量又少。青海诸部的湖盐流入蒙古高原,在向东流入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终流入黑龙江中游,价格同样不菲。在这黑龙江的中上游,常常一两斤好盐,就能换一只肥羊,并且根本弄不到。
此时辽东的蒙古与女真各部,通常只能吃发苦的沼泽卤盐,有时也会私贸给大明边堡。这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各部自制的卤盐质量太低,带有轻微毒性。人吃了还能勉强扛住,但牛马羊群吃了,弄不好生病就没了…因此,这种吃了不生病的好盐,永远是通行整个辽东的贸易通货,就像铁器一样。
而之所以说,草原上的铁器,也是关键的生存物资,并不是因为部落厮杀时需要更好的铁制武器。牧民们使用的骨箭、石箭,其实已经足够射雕和部落厮杀了,铁制武器只是锦上添花的效果。铁器中真正宝贵的,其实是铁锅!而铁锅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节省燃料!
是的,节省燃料!燃料才是游牧生活的最大软肋!黑龙江中上游的蒙古部族,由于靠近外东北林海,伐木虽然费力,但相对还算容易。等到了西边,到了广阔贫瘠、到处是草的蒙古草原,燃料的缺乏就到了极为可怕的程度,因为木材极为稀缺!
草原上能够用来烧火的,只有干牛粪、干羊粪、草根、灌木,还有各部流血争夺的树林。每当极为寒冷漫长的冬天到来,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