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现实;二是提高我刘某人自己的门第。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封王!
\n
只有当了王地人,才没有去追究他的出身门第,因为他本身就是皇族贵戚尊荣已达巅峰了。就像是武三思等流。他们在武则天临朝称制得势以前,不过是跟着父亲流放在外的囚徒之子,武家也从来就不是什么豪门仕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今武三思不也是权倾朝野威风凛凛了?
\n
可是大唐至开国至今,异姓不王;大周建国不久更是无例可循貌似有难度啊!
\n
但,这是唯一的路子。
\n
刘冕又想道,我现在年仅二十多岁,便已是一品国公。虽然沾了一点老爷子的光,但更多的是靠我自己打拼得来的。凡事皆有先例,我凭什么就不能让皇帝开这个先河?
\n
封王,必须的!
\n
转而又寻思道:若想让武则天打破俗例封我为王,就必须具备三个重要条件:其一,我与皇族有了直接的姻亲关系,首先具备国戚的资格。早前我已经娶了皇帝的义女慈安郡主为妻,虽然是个‘擦边’假冒的郡马,但名义上也说得过去。再加上我又娶了突厥国的公主,这也是有帮助的;其二,我刘某人功高寰宇非封王不足以昭显我的功绩;其三,与直嫡皇族形成姻亲关系,这点至关重要。
\n
思来想去,刘冕觉得眼下无非要做成两件大事,才能让武则天动一动封他为王的心思:一是自己立下盖世奇功;二是,皇帝决心将太平公主嫁给他。
\n
这么一归纳起来便是:要想娶太平公主,必先封王;要想封王,必先娶太平公主咋这么矛盾呢?
\n
刘冕不禁有点头大。冥思苦想了一阵,他认为‘封王’这件事情可不光能是自己一方面努力。那还得太平公主那边也出点力,不停的煽动皇帝的心思全力劝谏。里应外合,才有成功的希望。
\n
也只好如此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