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卖的就是眼前的这个炉子,至于说这炉子有什么用,且听我一一道来。”
在经过小厮的讲解后,西市的百姓们看着炉子眼中满是炽热。
以往木炭用不起,石碳又有毒,弄不好要死人,所以大家甘愿冷一些,也不愿意用石碳。
现在有又可以取暖,又不会用石碳中毒的炉子,怎么会不心动。
“这炉子怎么卖的?”
小厮虽然讲了近半个时辰,但依旧笑容满面的回答
“这陶瓷的炉子,加上烟管,安装一共要十五个大钱,外加送蜂窝煤10块。
蜂窝煤用完可以再花一文钱买两块。”
顿时场面安静了,这时就有人开始计算自己的一年的花销够不够这冬天用火炉的钱。
结果众人算来算去,发现够,但剩下的不多。
不过也有人已经上前询问现在能不能购买…
张安福先生的《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中提到贞观年间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盈余大概在1085.6元。
一个大钱差不多是4.72元,十五个大钱就是70.8元。
东市那边则是另一种状况。
“各位管事,不是咱不给各位看定制火炉,那可是用上上等铁器打造,并且会印上贵府的独特印记或者家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