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当事时六国人心尚未完全安定,便北筑长城、南收两越,故二世而亡,使汉继秦业。隋拨乱反正,削平天下,而后修运河、建东都、征高句丽,再使二世而亡,使唐继隋业。老夫便在想,有时做得太多了,反倒不如做得少些。”
“那是你的想法。”杨果道,“陛下有陛下的想法,他不是始皇帝,更不是隋炀。他还年轻,他的志向更不是我们这些老朽能明了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韩承绪默然良久。
最后,他想了想,道:“明日,老夫便归商丘去。”
“咦?”
杨果反问道:“郭若思才到,视察水利犹有数日,结果未出,具体花费须几何、人力须几何尚不可知。你便要走了?”
“从开封跟到洛阳,从洛阳跟到孟津渡。之后陛下回了长安还有许多朝议,开了春又要北巡、南巡。桩桩件件,哪件老夫能放心?哪一处不想跟着?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总该有处地方让老夫停下,回商丘去,漂泊了一辈子,得回去啊。”
杨果道:“你若能再跟陛下十余年,待休养生息,许还能跟到北伐哈拉和林的一日。”
“老匹夫,你跟去吧。”
“我到了长安,再从长安回山西。”杨果得意地笑了笑,又问道:“你不再回长安,见见李老真人?”
韩承绪摇了摇头,道:“若是有哪位故人过得不好倒可来商丘见我。犹在逍遥快活的,何必我迈着老腿去见?”
杨果大乐,其后唏嘘道:“如此说来,往后我也见不到你喽。”
终南山。
李昭成一路找到天池边,终于看到一位老道正盘腿坐在池边,脚边还放着一卷书。
他遂整理了衣容上前,唤道:“父亲。”
李墉睁开眼,道:“你难得来了,正有桩趣事。今晨我与刘娘赏花,遇到一个道士,问我既是出家人为何娶妻,我说我不是全真教。他便问我,既不是全真教,为何在终南山修行……你猜我如何答的?”
“父亲莫非是亮出身份了?”
“非也。”李墉笑道:“我答他,连天下都一统了,南边的道士还不能在北面的山上修行吗?”
李昭成勉强笑了一下,实不明白这算什么有趣。
“天下一统了啊。”李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