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们迅速将消息传递而出,一直传递到了镰仓……
这是东瀛弘安四年。
如今的天皇是后宇多天皇,镰仓幕府的执权者则是北条时宗。
这一年,北条时宗刚刚三十岁。
回首他这三十年的人生,有八个字可以形容,即“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从他出生起,他的一生就已经被他父亲安排得明明白白。他虽不是长子,却是继室所生的嫡子,所以别名“太郎”。
十岁,他担任幕府要职;
十一岁,他父亲借着制作鹤冈八幡宫供奉人名簿,明确了儿子们的地位排序以防有人心存非分之想。他排在最前,其后是他的同母弟。至于他的庶兄北条时辅,也就是那个有可能心存非分之想者,则排在第三位;
十三岁,他父亲出家,但已对权力交接做了妥善安排,让人暂时出任执权并在他成年时交还最高权力;
十四岁,他担任连署,学习执权;
十五岁,他被授予相模守之职,代表着京都朝廷承认他是幕府的继承人;
十六岁,他开始听断国事;
十八岁,高丽使者携蒙元国书抵达,他正式接任,成了所谓的战时执权。
这样按部就班的人生并没有什么的挫折,却很容易让人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努力挣来的。
北条时宗很傲。
他崇尚武力,继位之后,他处理政务往往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杀。
八年前,得知名越教时有谋反的意图,北条时宗第一时间派人把名越教时、及其兄名越时章杀死在宅邸之中。
之后,查明名越时章是无辜的,北条时宗于是处死了五名武士,以堵悠悠之口。
仅在四天后,他又派人杀死了他那个也许有非分之想的庶兄北条时辅。
他认为,直接从肉体上消灭敌人是最直接的办法。
外交?
亦是如此。
从拒绝了蒙元的国书开始,北条时宗便早下令备战。可惜,距离蒙元的战争威胁已过了快十二年,那所谓的大军并没有出现。
蒙元早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的又是个国号为唐的王朝。
再次武断地拒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