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笑什么?”驿丞笑道:“你娘方才说你油嘴滑舌像极了什么人,我瞧就是像这位小姐姐,一般的顽皮淘气!”回雪咯咯笑道:“才不呢,我有爹娘,怎会像她。”九娘有些神思恍惚,惘然叹了一声:“是啊,她若从小父母双全,或许就是雪儿这般性情……那该多好……”
她转顾元好问,却见他满饮数杯,吁嗟不已,低叹道:“元某想起故人……夫人见笑了。”九娘微笑道:“没有的事。我想起故人往事时,也是同先生这般感叹,只是这些年来,都藏在心里罢了。”
回雪笑吟吟地道:“为何要藏在心里,您早些告诉我和爹爹,岂不好?”驿丞皱了皱眉温言责道:“你这孩子知道什么,你娘不愿说,自有她的道理。”
元好问苦笑道:“姑娘未经丧乱,不知道这其中的苦楚,生离死别乃是人生至痛,更何况国破家亡。老朽一生历经两次离乱,若非为求存史,也不愿多想起这些。”
[1]完颜彝字良佐,女真名陈和尚。详见《金史·卷六十一》。
[2]注:即赵秉文,金末文学家、诗人,官至翰林学士、礼部侍郎。
第7章 未论穷通(一)雁丘
【二】未论穷通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一)雁丘
金章宗明昌元年,元好问诞生于忻州秀容。元氏本为北魏鲜卑皇族拓跋氏后裔,隋唐时其先祖迁居洛阳、汝州等地,渐以汉人自居,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椿时,阖家又移迁忻州。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