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不能求剑,他如今名震天下……还会与从前一样么?”霓旌急道:“是或不是,总要问过才知道,我瞧将军是个念旧重情的人,不见得会变心。倒是姐姐你……”她叹了一口气,恳切地道:“你总嫌弃他的出身,叫他如何自处呢,今后千万莫要再提什么金人宋人了……姐姐,记住了么?”
正大六年三月,铁木真长子术赤病重,幼子拖雷虽仍监理国事,局势却已开始微妙变化。
移剌蒲阿依旧信心满满,认为忠孝军足以与蒙古一战,朝中诸臣则大多倾向求和,皇帝斟酌之下,也认同向蒙古示好,只是现下局势未明,要等新汗王上台后再行请和。
与移剌蒲阿相反,承麟一叶知秋,已感知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旦汗位落定,蒙军必然再无内耗,立刻便会挥师南下。至于求和更属痴人说梦,金世宗起便有“三年减丁”之策,蒙古对金人恨入骨髓,势必赶尽杀绝,绝无转圜。
他回到汴梁,忧心忡忡却无人可诉,杜蓁不懂这些军政大事,更不会为金国的存亡担忧;完颜宁为避嫌疑,年来少与他走动;奏禀皇帝又怕被说成危言耸听,故而思来想去,唯有尽力治军安民,以备来日恶战。
这一日他自宫中回府,信马悠悠行至中途,忽见前方有个熟悉的身影,顿时一凛,悄悄下了马交给侍从,自己不远不近地跟着,走过一个路口,那男子停下来翘首四顾,承麟忙侧身躲避。
那男子神色警惕,对身旁女子低语几句,似在嘱咐要事;那女子头戴帷帽遮住了面目,承麟不由更加骇异,心道:“贼子如今还有了帮手,越发了不得!”
那男子正是李冲,他交代几句后便快速向街巷中跑去,承麟一指那女子,回首向侍从喝道:“抓住她!”拔腿朝李冲追去。
他边跑边叫喊,惊动了城中武卫军,众人一齐追赶,眼见前方已是济国公府的高墙,李冲却如飞天遁地般突然不见了踪影。承麟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