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船不比陆军一般好训练,操帆划桨所需民夫,放炮放枪所需官兵,还有旗令、鼓号等人员,非短时间能训练成军,英方岂会如此好心帮朝廷训练。
可以预见,英方定然不会放过这个狮子大开口的良机。
“攘外安内,事有缓急。英人远涉万里重洋,无非贪图我之财货,发匪之乱,几近动摇国家根本,本督当禀明朝廷此中厉害,必不使平泉兄因此事掣肘。”
叶名琛心意已定,拍了拍苏峻堂的肩膀以示宽慰,却是将此事一并压在了苏俊堂的身上。
“多谢部堂体谅,卑职一定尽心竭力。”
苏峻堂当然知道此事难度极大,但他蒙叶名琛重恩,又岂能推辞,只能应下。
几人又商议了一番和英人交涉的细节,约定苏峻堂到新安后,先尽量拖延,待朝廷有明旨下达后再与英方谈及实质内容,至于火炮弹药之购买,也要等这边赵寒枫将可征用的红单船数量统计清楚后再行商议。
谈完诸事,几人互相道别,苏峻堂刚想深鞠一躬,却被叶名琛挽住手臂,然后见对方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小心翼翼的将玉佩放到自己手中。
“平泉,此玉乃是家母在愚兄登科后为愚兄所求,不是出自什么上好玉料,也无名刹高僧为其开光。只难得家母一片慈心,持此玉为愚兄诵经三年。你我二人刎颈之交亦不为过,相知相扶十余年从未别离,今吾弟行将就任,愚兄将此玉相赠权表心意,切莫推辞!”
“昆臣兄岂可如此,此乃老夫人遗物,若无昆臣兄一路苦心栽培,我怕是还在甘肃那不毛之地当教谕,吾兄一路提携之恩,我已是三生难报,有何颜面再受此玉。”
苏峻堂也是眼眶微红,目中含泪,他当然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