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拆毁焚烧。
事后查明,纷乱之中遇害者有20名外国人(10名修女、2名神父、丰大业、西蒙、刚从法国来的法国驻BJ公使馆专员多玛三及其新婚妻子、法国商人夏玛桑及其妻子,以及一名叫普罗特波波夫的俄国商人及其妻子)和30多名中国信徒,多数房屋被烧毁。
另从天主堂救出中国人10名,从仁慈堂救出中国人150名,在天主堂内搜获拐匪教民王三,在教堂门前抓获拐犯教民安三。
——以上为百度百科记录,事情起因经过记录较为详细,另提供公众号自媒体版本的描述版本。
望海楼与育婴堂
1858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清国和法国签署了《中法天津条约》。这个条约约定了和传教有关的两个条款,一是法国人有权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二是法国人在中国犯罪都由法国领事逮捕和审判。
条约签订后,法国传教士便纷纷进入中国传教,还在位于今天TJ市HB区狮子林街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哥德式的教堂,这栋教堂就叫“望海楼”。
在清末时代的天津,有不少穷人会因为生下孩子后生养不起,便将婴儿丢弃,尤其是女婴被丢弃于闹市或抛掷于荒野都十分常见。而目睹这种现象的法国神父和修女就办了一所育婴堂,专门收养这些弃婴。
在育婴堂办起来的不久,就有一些好心的老百姓就会将捡来的弃婴送到育婴堂,交给神父和修女抢救和抚养。但这个时候,育英堂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候误,他们给这些送弃婴来的好心人给予了金钱奖励。
虽然育婴堂的本意是鼓励这些好心人继续行善,不料送弃婴到教堂有钱收的事很快就传了出去,并传到了一些市井流氓的耳中。
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