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氏,天生神力,擅用双刀,当年混迹江湖,生生杀出了一个“刀王”的头衔,后来从军,冲阵斩将,犹如探囊取物,以勇猛闻名朝野。
\n
此人效力元军数十载,立功无数,官至怀远大将军、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因年迈故,致仕归乡荣养。
\n
说起此人,与叶孤鸿倒有关联——
\n
当年鞑子屠叶家庄,起因是叶员外把大笔钱粮,经赣江解往漳州,资助李胜举兵反元。
\n
斯时李胜大败四省联军,杀得浙江平章别不花面无人色,元廷无奈,征辟王英出征,那一年正是叶孤鸿拜入峨眉门下,王英年已七十五岁,接到圣旨,领十余家将远赴漳州,一路斩将立功,漳州李胜、潮州刘虎仔等义军各部皆被杀败。
\n
及至如今,这老王英已是八十五岁高龄,得那普言不花征辟,以耄耋之年,再持双刀,杀得山东各路豪杰叫苦不迭。
\n
这一日,普言不花接到一封书信,乃是释教都总管杨琏真迦手书,道峨眉掌门人灭劫师太,不日将抵山东,又称:“恐那妖尼欲效彭和尚之事”。
\n
普言不花此人文武兼资,考中状元前,曾化名在江湖走动,熟知江湖之事,览罢书信,心中暗道:彭和尚乃是明教人物,自江西至河南,四处煽风点火,一心反元,我听说明教数年前在峨眉山吃了大亏,只怕这灭劫尼姑,有心与明教争锋,闻得我山东近来不安,特地要来生事!
\n
他越想越觉得顺理成章,又想以灭劫威望,一旦慑服群豪,山东各路彼此不服的人马得以一统,那于元廷而言,岂不是肘腋之患?
\n
于是立刻派人,请王英来见,王英得知,带着儿子王弘来到宣慰司衙门,双方落座,普言不花便将此信出示。
\n
王英览信大怒,重重一拍桌几,沉声喝道:“妖尼姑,她在川西横行也便罢了,岂敢来俺鲁地冒头?哼,峨眉派这几年好大名头,老夫倒要会一会她,看一看当年襄阳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