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这些可能做小妇的女子中是出挑的。”
“万一她做了氏族人家的妾室,会不会对司制……主要是对我们冯家不好,到时候老黎头有了这么一个靠山,恐怕里正老爷都拿他没法子,我们就更不能了,他上窜下跳的,还不是得给黎司制添麻烦。”
冯氏说的是真心话,什么罪籍不罪籍的,只要不是犯了大逆之罪的,其实到了流放之地之后过的好不好,还是看自个儿有没有本事、背后有没有人。
朝廷发配罪籍到边陲之地,要的是开垦田地、充实人口,给边陲之地补充农户、匠户乃至商户上的不足。
流放之人只要把朝廷要的这些给足了,再不违反法令,大的规矩都守着,日子也是能过得好的。
就像那谢家养着的一个师爷,过去就是州府来的,被流放前也是出身官家的老爷,来了这儿之后就成了谢家的幕僚,到现在也没脱罪籍,人家还不是比他们这些良籍但出身小门小户的高几头?
冯氏担心万一无心插柳把黎梓卿和黎朝宗的事儿办得太好了,弄巧成拙,反而坏了黎久薇这边的事儿。
黎久薇看看她,又点了几句:“要的就是他们折腾,这一来二去的,一年也就过去了。到时候要是他们婚嫁的不好了,就想法子走走门路,让他们被赦免了就是了。”
“有元都的前程钓着,他们还会想要这西绥的前程么?不过是又钓他们一回罢了,冯夫人到时候是愿意跟着他们回元都也成,不愿意就和离了,我自许你一份好处。”
她顿了顿,“冯夫人不用惊慌,也不用高看了黎家人。在我娘进门之前,黎家不过是个只有三间草房、五亩田地的贫户,跟你们冯家是没法比的,他们的那点儿道行也不过攒了十几年,没什么好怕的。”
其实黎梓卿和黎朝宗回元都也未必就有个好前程,可耐不住黎家人爱做梦,到时肯定会想着借黎久薇这个女官的光,觉得他们一定会有个好前程的。
等到那时难道还会看上一个西绥的氏族?一定会忙不迭地去奔新的前程了。
冯氏心定了,点头道:“那我这心里就有底了,我也是担心不能帮黎司制看好这些人,他们拿孝道、妇道压我,我不怕,西绥的妇人好些都是我这样的。”
“万一给黎司制惹了麻烦,坏了名声,被人大做文章,耽误的事儿可就大了。黎司制放心,我和冯家一定尽心尽力管住他们,尽量不给你和容公子添乱。”
说罢冯氏就不多言了,只低着头时不时地笑着往上飘一下眼神儿。
这就好比朝廷那些人父丧就要丁忧,有大事儿忙还得夺情,夺了情干还得被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