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
“跟不上。”长房的四郎老实承认。
殷莳的大哥更是说:“你们不知道我们压力有多大,沈家的人……太会读书了。我们真的已经很刻苦了。”
可是被沈家的小弟弟们碾压得太痛苦了。
尤其他们亲亲的亲表弟沈缇,简直……算了,不提也罢。
殷家对沈家有恩,沈家凭着自身的实力,硬是把殷家三个没什么读书天赋的郎君拉出了两个秀才。
仁至义尽了。
读书这个事,勤奋刻苦固然重要,然而在天赋的面前,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赶不上人家那百分之一的天生才华。
沈家牵线给殷家介绍了新的西席。沈夫人和她的夫君都有信给殷家。
夫妻俩一个说得委婉些,一个说得则更明白些——
我娘家侄子们天赋实在有限,沈家尽力了。他们这水平也就到这儿了,即便再到沈家也是跟不上的,揠苗助长反怕坑了侄儿们。你女婿给找的先生,水平教咱家的孩子绝对是够了,让孩子们跟着他读书吧。不要在沈家继续受碾压了,我瞧着侄子们自信全都没了,这样不好。
——话当然不是这样说的,但读出来就是这个意思。
沈夫人的夫君沈博的信里甚至还预言了:四郎与大郎必中。
果然就是长房的四郎与三房的大郎中了秀才。可见人家沈家人对殷家孩子的学业水平掌握得清清楚楚。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