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都不如自己的沈穆之对他指手画脚。别人有的情绪,他也会有。
长出了一口气,萧恪继续问道:“倘若你是孙沈,如何行事才能使诸军携手不疑?”
萧鞅略一思索道:“自然是先行邀请谢公,与其私下交谈,感之以情,动之以理,先安其心,然后推举他为都督,让其任命孙散骑参军事,沈镇西为前部督,统合战事...如此,各部想必是愿意出几分力的。即便如此,十万联军心怀鬼胎,依旧不是北军对手。如今这般直接将人得罪死了,硬要强压谢公一头,殊为不智啊...”
萧恪闻言笑了笑,他身边所有的幕僚、将领,在见识方面都没有能超过自己长子的。更兼有练兵治军的才能。可谓是文韬武略。
有这个好儿郎在,萧家的家业难道还愁不能壮大嘛?
想到这里萧恪又叹了口气道:“李如愿起事之前,我还想要为你请婚陆俭之女,据说陆家女郎人品相貌俱是建邺翘楚,后来陛下私信与我,有结亲之意,想要让你去建邺相看。谁知还没成行,李如愿已经入了建邺了,以大郎之见,我如今该为你求门哪家的贵女?燕王还是齐王?”
陆俭之前任职尚书令,权力很大。萧恪虽然是扬州刺史、镇东将军,但却在外镇,在没有这种混乱局势之时,甚至还不如陆俭的影响力大。
但现在是此一时,彼一时了。萧恪现在是游刃有余,有底盘,有兵马。
陆俭则是朝不保夕了。
至于跟皇帝结亲,这种事现在也没有必要了。台城里面桓瑾和他这一脉,估计要跟皇位说再见了。
而外镇藩王之中,燕王势力最大,齐王则是统率十万中军,本钱最厚。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