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薛国观也是孤臣的人设,尤其跟东林关系恶劣,但在皇帝这里,这并不算缺点,甚至是个优点。
刘宇亮这个首辅如今风雨飘摇,薛国观的地位水涨船高,如果刘宇亮撑不过这一关,薛国观就是最有机会当首辅的人。朝中已经有这样的共识,杨嗣昌虽然也是阁臣,但这次清军入寇将北直隶和山东两省荼毒惨烈,他作为管兵部的阁臣,现在要考虑的如何减小罪责,是完全没资格竞争首辅的。
在面对薛国观这个内阁同僚的时候,杨嗣昌也会加倍小心,把他当做未来的首辅对待。
“今日奏对若是这两件事,其实也可以算一件事,刘中堂弹劾刘光祚,朝中传递命令之后,正巧来了永定河大捷,刘中堂扭头又跟孙传庭一起求情,要求不要将刘光祚正法,而且自作主张将刘光祚关在武清县牢,如此作为,不知置朝廷于何处?”沈迅低声道,“昨日有消息说,有科道上本弹劾刘中堂,皇上让薛老先生票拟这一本,现下还不知薛老先生的实在意思,就怕那永定河议功不会太容易。”
杨嗣昌皱皱眉头,“皇上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你是觉得永定河这奏功,会因为刘中堂生出枝节?”
“永定河大捷,刘中堂虽是视师,但这运筹之功少不了他,此时再拿刘中堂做文章,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下官以为,薛老先生会把永定河的奏功往后放,先处置刘光祚的事情,待大局已定,再办永定河议功之事。”
杨嗣昌微微点头,刘光祚这事上,刘宇亮的表现首鼠两端,先措辞严厉的弹劾勤王各营武将,接着朝廷颁布命令要他处置刘光祚,他却又听从了孙传庭,两人违抗命令,只将刘光祚看押。
此事让朝廷颜面扫地,昨日皇帝将他和孙传庭奏本传抄六科廊房,消息立刻传遍朝野,朝中舆论大哗,薛国观绝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杨嗣昌与刘宇亮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